由第一組所演示的探究教學法實在是太歡樂太可愛了!
利用「海龜湯」這個幾乎所有人都玩過的遊戲來帶動大家發問真是個好辦法!
原本以為要讓學生踴躍地發問會是一件很困難又很尷尬的事情,
可能只會有幾位平常就常發言的同學提出問題,
但是今天的氣氛這麼熱絡、大家也這麼開心說明了這其實不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哦!
探究教學法的特色
探究教學法可以分成兩種:
(1) 指導式:由老師在課程開始之前或者是過程之中協助學生,讓學生在得到引導之後實際進行探究並自行找尋答案。
(2) 非指導式:由學生在過程中主動蒐集資料並發現答案,在這個方法中的老師只扮演協助的角色,不會給予學生任何指導。
在( 1 )指導式中,老師是班級活動的領導者,負責提出問題、促進學生的反應並且協助學生組織材料和情境。
而學生則會從老師提出的問題和材料中進行觀察及推論以尋得答案。
在( 2 )非指導式中,不同於指導式的地方是,老師只會提供基本的問題和材料,一切必須由學生本身去蒐集資料。
學生在過程中也能透過和同學分享自己的推論而組織出答案。
探究教學法的實例
〈校園探險家〉教學設計者:屏東縣佳佐國小 柯惠青
這個教案的名稱就已經很符合探究教學法的主旨,學生要像探險家一樣向未知的知識進行探索。
在課程內容上,老師不是讓學生在教室裡想像校園中的一切,而是把學生帶到校園內的遊樂區,讓學生可以親眼見到、摸到甚至是親自示範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我認為這樣的方法除了可以讓學生放鬆心情並且比較踴躍地發言之外,也能藉由實體來刺激學生的思考及推論。
但是也會有點擔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否能靜下心來參與課程內容。
教學活動
我認為把探究教學法以「海龜湯」的模式應用在國文課中張岱的《陶庵夢憶》上會是很有趣的課程,
因為《陶庵夢憶》一書中記載著許多古代富貴人家高貴的休閒活動與奢侈的飲食,所以可以藉由學生對此的好奇來引導發問。
在課堂上老師會先投影出一張圖片(例如:魯藩煙火),接著讓學生開始提出問題並與同學討論以組織出一個大略的架構
(例如:煙火施放的原因),在有了大略的架構之後,老師會把原文也一起放上去,
此時因為學生對於原文的內容或多或少都有些不了解,所以再讓學生繼續發問,在經過發問與討論之後,
老師會鼓勵(或者抽點)學生上台說出自己所組織出來的結果,並在課程的最後以帶學生讀過一次內容並解釋做為總結。
補充資料
影片:
以引導式探究教學法進行科學本質融入熱的傳導教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mLC3XT6Rjk
文章:
知識花園的探險樂趣:探究式教學法
http://ctld.ntu.edu.tw/_epaper/?post_type=epaper&p=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