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法的特色

 

 合作學習法的教學目的:

    教師欲在在社會、文學或較具概念性學科領域想製造「團隊比賽的社會心理氣氛,以增進學習的成效」,在合作中完成學習,來使學習機會更為平等,以及使學習動機更為強烈,那就可以使用「合作教學法」。

    此法主要利用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資源,互相支援,去進行學習;並利用小組本位的評核及組間的比賽,在團隊比賽的心理氣氛下,增加學習效果。

 合作學習法的優點:

1. 增進同學間的感情,加強人際關係
2. 由討論中,更能了解同學的見解
3. 工作由大家分擔,問題較容易解決
4. 能夠學習別人的優點,且能發揮個人的專長,使工作效率提高

 合作學習法的缺點:

1. 有時候大家的意見紛歧太多,爭論不休,小組無法統整意見
2. 小組討論時,有時會有不願分擔責任的同伴,造成團體目標無法完成
3. 在小組一起合作中,有些人會被忽略
4. 小組之間的競爭,有時會產生摩擦

 合作式學習法的模式:

一、特色:

1. 教師的角色:只是旁觀者和指導者,任務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參與
2. 學生:主動學習並相互輔導,在團隊精神中一同學習成長

二、學習模式:

1. 主張:使學習活動成為共同合作的活動,其成敗關係團隊的榮辱

2. 特色:

    a. 異質分組:不同背景(能力、性別、興趣、家庭背景)混合編
    b. 建立相互依賴,鼓勵互助合作。
    c. 重視小組達成標準時,即可獲得獎勵。

3. 步驟:
    全班授課→分組討論→練習小考→計算進步分數

4. 成效:
    增進學業學習人際交往,小組表揚兼及認知、情意、技能教學目標並能接納同儕

 


 

合作學習法的實例

 

教案

名稱

「亞利安星人奇妙冒險」之認識長度單位

 

教學

領域

數學領域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適用

年級

中年級

教學時間

120分鐘 (四節課)

 

 

 

 

 

教學策略

1.多媒體教學法

2.問答法

3.講述法

4.體驗學習

5.小組合作學習法

 

評量方法

1.實做評量

2.紙筆評量

3.觀察評量

4.操作評量

 

N-1-14能對兩個同類量作直接比較。

N-1-15能作兩個同類量的間接比較與個別單位的比較。

N-1-16能使用日常測量工具進行實測活動,理解其單位和刻度結構,並解決同單位量的比較、加減與簡單整數倍的問題。

N-1-17 能做量的估測。

N-2-15 能認識測量的普遍單位,並處理相關的計算問題。

 

 

 

 

 

 

 

 

 

 

 

 

第一節

1-1學生能了解直接比較物品長度的方法

1-2學生能使用日常用品當單位間接測量目標物的長度

1-3學生能實作測量直線與非直線的物品的方法

第二節

2-1學生能說出「公分」、「公尺」、「毫米」的使用時機

2-2學生能說出「cm」、「m」、「mm」的中文長度單位名稱

第三節

3-1測量毫米、公分的物品

3-2長度單位毫米、公分的關係

3-3長度單位毫米、公分的換算

第四節

4-1測量公尺、公分的物品

4-2長度單位公尺、公分的關係

4-3長度單位公尺、公分的換算

 

 


 

 

 

能力

指標

教學活動

教學

資源

時間

分配

評量

 

 

 

 

 

 

 

 

 

N-1-14能對兩個同類量作直接比較。

 

 

 

 

N-1-15能作兩個同類量的間接比較與個別單位的比較。

 

 

 

 

 

◎第一節「亞利安星人的地球冒險」◎

壹、引起動機

    教師播放「亞利安星人奇妙大冒險」Flash動畫,作為課程的開始,播放影片之前,教師先說明:「對於外星人而言,長度是地球人制定的單位,究竟外星人對於地球人的測量單位,會提出甚麼問題呢?請學生注意動畫的片段。」

貳、發展活動

一、地球人的超級比一比

    教師雙手左右伸展,各拿一本書,請學生直接觀察,並詢問:「哪一本書的高度比較長?」教師將左右手合在一起,將兩本書放在旁邊,再詢問學生:「哪一本書的高度比較長?」以此,建構學生要比較兩個物品時,必須要將兩個物品擺放在一起測量的觀念。

二、非直線的測量方法

    教師再詢問學生:「請問如果我們要測量這輛兩台小汽車的輪胎週長是幾公分,應該要如何測量?」以此讓學生學會,若測量物不是直線,則可以繩子丈量,再量繩子的長度。

三、當自己星球的主人

    教師詢問學生:「請問教室前面的黑板,和教室後面的公佈欄,誰比較長?」請學生先選一樣物品,如:筆、鉛筆盒或課本,當作間接物品的測量工具,了解目標物體的大小。

参、綜合活動

    教師進行今日課程的總結,並發下學習單,讓學生統整今日的知識,完成自己的學習單。


 

 

Flash動畫

 

 

 

 

 

 

兩本長度不一樣的書

 

 

 

 

大、小汽車的玩具模型

 

 

 

 

 

 

 

 

5

 

 

 

 

 

 

5

 

 

 

 

 

 

 

10

 

 

 

 

 

10

 

 

 

 

 

10

 

 

 

 

學生能專心看影片

 

 

 

 

 

 

 

學生能回答教師問題。

 

 

 

 

 

 

 

學生能實際操作間接測量非直線的長度

 

 

 

 

學生能找到物品實際操作測量

 

 

 

 

學生能完成學習單

 

 

                 

能力

指標

教學活動

教學

資源

時間

分配

評量

 

 

 

 

 

 

 

 

N-1-17能做量的估測。

 

 

 

 

 

N-2-15能認識測量的普遍單位,並處理相關的計算問題。

 

 

 

 

 

 

 

 

 

 

 

 

◎第二節「認識地球人的單位」◎

壹、引起動機

    教師發下六種卡片,分別為:「公分」、「公尺」、「毫公尺」、「cm」、「m」、「mm」、隨機分給學生,讓學生去尋找相同卡片的人為一組,以此,全班分為六組。

 

貳、發展活動

一、地球生活的「大」、「小」事

    教師詢問學生:「有甚麼物品的比較,可以用長度表示?」

    教師歸納,生活中的「身高、距離、厚薄、寬窄、大小…」皆可以用長度單位表示。

二、認識地球人的長度單位

(一)認識單位

    教師播放投影片,讓學生了解「公分」、「公尺」、「毫公尺」之間的差異,以及使用的時機。並認識不同單位的英文名稱為,「cm」、「m」、「mm」。教師並說明,當單位一樣時,數字越大,代表該物越長。

(二)支援前線

    由於學生已學習長度單位的中文與英文名稱,所以接下來,老師要求學生找到自己的搭擋,ex:公分就要去找cm,公尺就要去找m,以此類推。

    當學生熟習後,教師可以進行支援前線遊戲,教師說:「我需要3個公分,2個公尺,1個公尺」,則找到組別的學生,必須蹲下。

 

参、綜合活動

    教師進行今日課程的總結,並發下學習單,讓學生統整今日的知識,完成自己的學習單。


 

 

卡片

 

 

 

 

 

 

 

 

 

 

 

 

 

投影片

 

 

 

 

 

 

 

 

 

 

 

 

 

學習單

 

 

 

 

5

 

 

 

 

 

10

 

 

 

 

 

 

10

 

 

 

 

5

 

 

 

 

 

 

 

 

 

 

10

 

 

 

 

學生能夠分組找到組元

 

 

 

 

學生能回答教師問題。

 

 

 

學生能說出單位的中英文名稱

 

 

 

 

 

 


 


 

 

能力

指標

教學活動

教學

資源

時間

分配

評量

 

 

 

 

 

 

 

N-1-16

能使用日常測量工具進行實測活動,理解其單位和刻度結構,並解決同單位量的比較、加減與簡單整數倍的問題。

 

 

 

 

 

 

 

 

 

 

◎第三節「星球的長度單位測量1」◎

壹、引起動機

    教師說明:「亞利安星球人到地球時,發現地球人有一些測量長度的單位,非常方便使用,於是想進一步了解長度單位,你可以告訴他們嗎?」

 

貳、發展活動

一、測量課本厚度

    教師提問:「用尺量量看,數學課本的厚度是多少?」讓學生實作測量,發現數學課本的厚度不到1公分。

    教師提醒學生,測量物體時,必須將物體對準刻度尺0的位置,測量物體的長度。教師提問:「看看尺上的刻度,會發現每1公分裡面又分為幾格?」。

二、直尺的使用與計算

    教師提問:「仔細算算刻度尺,9毫米加1毫米是多長?」學生發現: 「9毫米加上1毫米,剛好是1公分長。」教師提問:「仔細算算刻度尺,1公分2毫米加上8毫米是多長?」學生能回答:「剛好是2公分長。」教師介紹毫米的長度單位並說明其意義。並帶出1公分等於10毫米,1毫米等於0.1公分。

    教師提問:「量量看,橡皮擦的寬度是多少?」讓學生實際測量。教師再問:「用尺畫出一條8公分3毫米的直線,要怎麼畫呢?」引導學生將物體對準刻度尺0的位置做測量。

 

参、綜合活動

    教師進行今日課程的總結,並發下學習單,讓學生統整今日的知識,完成自己的學習單。


 

 

 

 

 

 

 

 

刻度尺

 

 

 

 

 

 

 

 

 

 

 

 

 

 

 

 

 

 

 

 

 

 

 

 

 

 

5

 

 

 

 

 

10

 

 

 

 

 

 

15

 

 

 

 

 

 

 

 

 

 

 

 

 

 

 

10

 

 

 

 

能力

指標

教學活動

教學

資源

時間

分配

評量

 

 

 

 

 

 

 

N-1-14能對兩個同類量作直接比較。

 

 

 

 

 

N-1-15能作兩個同類量的間接比較與個別單位的比較。

 

 

 

 

◎第四節「星球的長度單位測量2」◎

壹、引起動機

    教師引導學生:「亞利安星球人知道了地球上代表長度的公分和毫米單位之後,還想要了解公尺單位,你能幫助他們嗎?」

 

貳、發展活動

一、公尺與公分

    教師:「拿出1公尺長的木尺,先看1公尺和多少公分相等?」學生觀察結果發現1公尺和100公分長度相同。教師:「觀察1公尺長的刻度尺裡,有幾個代表毫米的小刻度?」讓學生操作發現每一公分裡面有10個小刻度,也就是10毫米,所以1公尺長的刻度尺裡,有1000個小刻度,也就是1000毫米。

二、單位的換算

    教師問:「觀察1公尺長的木尺,看看1公尺等於幾公分?」讓學生能了解1公尺等於100公分。

    教師提問:「觀察木尺上的25公分,也可以等於幾公尺?引導學生以1公尺為單位,25公分等於0.25公尺。

    讓學生了解1公尺等於100公分,1公分等於0.01公尺。

   

参、綜合活動

    教師進行今日課程的總結,並發下學習單,讓學生統整今日的知識,完成自己的學習單。


 

 

 

 

 

 

 

 

 

 

 

 

 

 

 

 

 

1公尺木尺

 

 

 

 

 

 

 

 

 

 

 

 

 

 

 

5

 

 

 

 

10

 

 

 

 

 

 

 

 

15

 

 

 

 

 

 

 

 

 

 

10

 

 

 

 

 

 

 

 

 

 

 

 

學生能回答教師問題。

 

 

 

 

 

 

 

學生能實際操作間接測量非直線的長度

 

 

 

 

學生能找到物品實際操作測量

 

 

 

 

學生能完成學習單 

 


 

教學活動

 

我會把合作學習法用在歷史科上面

1. 以拼圖法的模式將學生異質性分組

2. 接著在每一組發下一張小卡片,上面有著片段的資訊

3. 讓學生進入專家小組當中,並討論、尋找答案

4. 學生回原小組,並教導其他組員

5. 紙本測驗,並計算小組成績以及個人成績

 


 

補充資料

 

影片:

1. 合作學習教學:綠建築.mpg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video&cd=1&ved=0CD4QtwIwAA&url=http%3A%2F%2Fwww.youtube.com%2Fwatch%3Fv%3DTo15TrGtVd4&ei=cCa6T9r4BMHomAWX9q3RCQ&usg=AFQjCNEk4S4qgDXgaN3KAwaFs6ANTVQSuA

2.  國立臺南大學播客系統: 跨國網路合作學習之教學設計與經驗分享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video&cd=2&ved=0CEEQtwIwAQ&url=http%3A%2F%2Fpodcast.nutn.edu.tw%2Fpodcast%2Fshow_episode%2F35&ei=cCa6T9r4BMHomAWX9q3RCQ&usg=AFQjCNHp3THPmHs_IcEWV8JkTWxj4cAN4w

 


 

    我們這一組第一次是先約時間一起到教室討論,先討論出一個架構之後再以每一個大標題下去分配工作。
接下來就是大家各自做自己的部分並在Facebook上討論,最後再放上wiki平台一起修改。

    我覺得這次和之前不一樣的地方在於wiki平台的使用會讓報告更有效率,不用大家一直約時間出來討論,
共同編輯的功能就可以省去非常多的時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他他張 的頭像
    他他張

    TATA'sblog

    他他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